汕大老师,“网课主播”的初体验

汕大的线上课堂顺利开课了,老师们也成功从“软件测评员”过渡到正式的“网络主播”,学生们积极配合,即使会有一些不习惯或者麻烦之处,“云课堂”的效果让大部分的师生都表示满意。


“少了面对面的感觉,但学生积极了”   文学院 文兵副教授


在试课前,我对比了钉钉、Zoom、腾讯课堂几个软件,最后决定使用腾讯课堂,因为它的功能设置和界面跟我想要的最接近,而且我跟家人、同学、同事等不同的人测试了好多次,慢慢熟悉了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

试课和正式上课的整体感觉都还不错,但有一点不太适应的就是看不到学生,对着屏幕有种自说自话的感觉。由于看不到学生,我们的授课由原来的面对面交流变成了和自己想像中的人去交流,反馈的速度和频率都降低了很多。在教室上课,学生即使不是一直说话,但他们会有诸如下意识的点头、眼神、表情等很多反应,语言学上叫做paralinguistic features(副语言特征),这些其实对于交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经验的老师甚至可以看着学生的这些副语言特征边讲边调整自己的语速,甚至是内容,但网络授课就做不到这一点了,老师可能要到了一个节点才能问一下学生,某一点是否讲清楚了,或者会不同程度地重复,总担心学生没听懂。

有时为了等学生的反应,比如讨论区打字回复,讲课也会暂时停一下,总之我的两门课第一次上课都超时了5-10分钟,上课时间没有现场教学卡的那么准。所以我跟学生约定好,我全程不禁言,他们随时可以在讨论区打字提问,也可以通过举手功能跟我语音交流;我们还说好,我会少问特殊疑问句,多问一些一般疑问句,学生如果回答yes就打1,no就打2,节省打字时间。

但网课与线下授课还有一个不同点是网络授课有讨论区发文字和连麦语音两种交流方式。平时不太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因为讨论区打字比较自由,反而会更多参与课堂,当然,平时就很活跃的学生仍然会通过举手功能参与互动。这可能是网络授课的一个优点。

正式上课时发现了一个试课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就是有一门综英课,单周是我讲课,双周是做练习,需要学生来做presentation,我选用的腾讯课堂不能让学生共享屏幕,我跟课代表试用了Zoom,决定双周用Zoom。



“共同努力的默契,让大家更加珍惜”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加藤隆则教授


在线课程第一周结束了。因为我家书房在一楼,那里网络环境不太好,所以我特意到二楼的茶室上课。虽然有一些不便和障碍,但整体来讲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是在特殊的情况下难得的机会和体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选班长和安排课堂报告的时候,同学们变得主动积极,任务很快就定下来了。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和现代年轻人的交流方式有关,同学在线上比在教室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第二,是和同学们的心态有密切的关系,同学们面临要一起克服困难的时候,会拥有一个共同努力的默契,这份默契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性;加上之前上课是个理所当然的事,但现在遇到困难,正常的教学变成了难得的事情,同学们重新认识到现场面对面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会珍惜和感谢它。

而网络授课有两个层面是我比较担心的。一是技术层面,每个人的网络状态、设备和环境都不同,对教学的进行产生一定影响。二是教学目的的实现层面,在师生无法面对面互动的情况下,能否实现有效的教学、达到教学目标,有待探究。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是我欣慰的事”    理学院 马洪雨教授

  

上课前,我首先是在网上查阅和比对了各种资源,找到内容和难度都适合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兼顾这些内容要与以往的授课内容锲合度高。另外,我提前安装和调试所选择的软件,建立班级交流群,与同学们做好各项课前交流,保障课程能够顺利进行。

说实话,正式上课前我是比较紧张的,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还有什么环节和材料没有准备好,如何应付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状况。但课程开始之后,慢慢也适应了,就好多了,最终能够按照预期计划把课程讲好。

线上教学对没有相关经验的老师来说,是比较有挑战性的,这是需要任课教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扎实的资料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必须要克服面对电脑讲课这种不适应的心理,也要时刻应付通讯设备软硬件随时可能出现问题的状况。

同时,最重要的是需要调动同学们的上课听讲积极性,使他们不会感觉枯燥。线下教学可以随时发现同学们的状态变化,而线上教学就不容易及时掌握这些情况,可能会有同学开小差,我们就尽力把课程内容讲的有趣些、通俗易懂些,不要太古板和太学术,经常与学生互动,让他们尽量多地参与到交流中。另外,我们没有置身同学们之中,不能够全方位与同学们交流,同时也不利于采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些特殊的讲授内容,总体来讲,多少会限制教师们的发挥。

但意外的是同学们发言比较积极,提问也积极,还有同学在课后依然积极提问,我在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晨还在为同学们解答疑问,这是令我非常欣慰和乐此不疲的事。

在第一次课堂上,我感受到了同学们那种迫切期待上课学习的热烈氛围,很多同学都表达了对老师的关心,表达了他们对开学不返校的理解和支持,以及他们迫切希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我深受感动,感受到了我们的国家后继有人,他们都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年轻人。

  

“接受新挑战,改革教学方式”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谢琳副教授


我的工作风格就是要尽可能做到完美,为了更好适应线上教学的需要,我的教学大纲更改了三四次。面对线上教学新的教学模式一开始心里有点压力,因为是直播,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出差错,要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为了尽可能保证线上直播教学万无一失,我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了筹备工作。从2月6日开始,便与助理一起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充分发动已在群内的同学“以一带三”、“撒网式”寻找分布在学校各学院各专业素未谋面、没有联系方式的同学,用一周时间完成四个班级的建群工作。已成功建立的微信群、QQ群也将成为线上教学课程预案中必不可少的教与学交流实践平台。

线上教学开始的第一周,两天内连续给4个班级授课,整体教学效果不错,能顺利按照我制定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我非常满意。特别是在课堂讨论部分,以往在线下教学时,课堂互动这个环节有的学生略为拘谨,或担心回答出差错被同学笑话,常常不敢出声;喜欢选择下课后围堵到讲台边找老师解答。我一直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要大胆提问题,很多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一人提问老师回答能让所有人共享,特别是学摄影,在外实践、采访更要善于与人交流、善于表达自己想法。

经过第一周线上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课堂发言很积极,思维活跃,理解问题敏捷,纷纷踊跃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感到很欣慰。每节课我会预留半小时进行课堂互动讨论,参与发言人数平均在11-13名左右。

线上教学是这次疫情时期采取的开学不返校的教学方式,虽说是迫不得已,但也是“因祸得福”。因形势所求,每个老师得适应形势所需,接受新的挑战,返校后我的教学方式将会有新的改革。


“学生思考,才是教学应该达到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庆荣博士


第一次上课我觉得我和学生都有点“紧”,放不开。其实他们配合让我很开心和吃惊,但是他们中规中矩的答案让我有点失望。一方面说明他还在认真上课;但另一方面他们拷贝的答案让我不是很满意,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哪怕答案不完整,有错落,但是要能够让我看到你的思考,这是教学应该达到的状态。 

我发现网络教学的一个优势,就是学生回复的及时性。面授课程的时候需要自己去观察学生表情,但我面对那么多学生,不可能观察到每一个人。可在ZOOM讲课的时候,学生会有许多很及时且神奇的回复。同学们一起分享“神回复”时,大家会觉得彼此更加亲切,气氛会更加活跃,可能会对所讲的东西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比如讲到中国古代社会强盛原因的时候,谈到小农经济和市场交换为主体的经济模式。我当时想和同学们讲,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中游或中上游,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耕秋收。

当时我直播问大家:那冬天做什么呢?同学们马上就有了一个代入感,说了很多他们这个冬天在家里的状态,比如睡觉、养膘……很多有趣的回答。我就接着同学们的这个答案梳理一下,再回过头来讲为什么冬天会做这些事,其实还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这样再返回到课程中,学生会觉得课程和现实生活没有那么遥远,电脑屏幕这一端的老师和自己也没有那么遥远。


经验分享:


文学院 文兵副教授:

提前把原来的ppt浏览一遍,把原本可以在课本上记录或标记的部分简要地加入ppt,省去学生用电子版课本不好找、不好记笔记的麻烦;

在ppt上把所有知识点对应的课本页码标注出来,方便学生复习时迅速找到课本对应的位置;

我要求学生都准备一个草稿本,上课时觉得重要的知识点简要记录在草稿本上,等拿到纸质课本的时候再誊抄到课本上;

全程不禁言,因为网络授课比现场授课更难调动学生,如果禁言,就更加重了教师对着屏幕“自说自话”的感觉,我允许学生随时在讨论区打字提问或作出反应,那怕是一句简单回复都会让老师觉得他们在跟着走;

试课时跟学生约定好,yes打1,no打2,并且讲课时多用一般疑问句,少用特殊疑问句,增添和加快学生参与的勇气和速度。这些做法效果是不错的,比如全程不禁言并不会让讨论区一片混乱,反而学生会适时参与,比较主动,包括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

主动举手的同学不管问题回答的如何都有平时成绩的加分,有必要时再点名让学生接通语音进行互动,点名回答不加分,但点名没反应要扣分,这样既可以监督学生全程听课,也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互动。

不必拘泥于一个网络平台,根据自己的授课需要可以自由组合,配合起来使用。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加藤隆则教授:

目前线上教学所选用的腾讯会议平台放视频时会出现卡顿现象,这是线下教学中较少遇到的问题。因此,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过程中,原定在课堂上播放的视频提前在微信上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观看,以便线上直播时对视频内容进行讨论。

线上教学时无法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地互动,无法及时接收同学们的反馈。因此,我将会丰富课上所使用的PPT的内容,使PPT内容更为多元,以实现多元地传播。

老师讲话的时候,无法及时掌握同学的情况,包括网络状态和课堂内容的反馈,所以需要有一位同学当“联席主持人”通过“聊天”功能或微信观察每位同学们的反应,如果有出现问题的话提醒老师,这个同学的协助十分重要。


理学院 马洪雨教授

上课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各种软件、硬件都要提前调试,不能在课堂上在调试,会耽误时间,也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心情。课堂中要多与同学们互动,他们还是非常希望参与互动的。针对课堂中同学们的提问,可能短时间内不能全部回答,课后需要及时为他们解答。在软件的使用上我采用腾讯直播、网络课件、课程PPT、微信群语音和文字等组合方式,我认为可以较好的完成网络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庆荣博士:

我觉得线上教学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比如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的事。纲要课讲基础知识很困难,每位学生基础不同,讲深了可能会不理解,讲浅了又会觉得无聊,这是我很烦恼的事情。如果能够继续用线上的课程,有基础学生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听我在课堂上重复,我就完全可以把它交给学生自己处理。因为网课视频基本只有十几分钟,本身不长,学生可以利用边角时间去看。课堂上根据能力和价值目标再设计我的课程,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讨论,这是我非常愿意看到的一个状况。

第二个是平台上有许多技术层面的资源很好用。比如慕课堂的签到、讨论,发布公告和问卷等,这些数据会很快显示结果,能让我省下许多教学以外处理杂事的时间。我也可以针对这些数据来重新设计我的教学,比如问卷环境、试卷问题。

如果将来有机会,我非常希望能够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这个会节省老师的时间,也会节省学生的时间。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谢琳副教授:

老师课前要做足准备,自始至终我用了一个月时间准备,我认为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因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尝试才能保证第一周线上教学顺利进行,且不出差错。上课时禁止学生开视频和音频,这样的措施,有四方面作用:第一,确保学生不耗流量;第二,不影响老师课件案例演示卡机;第三,不产生噪音干扰课堂正常秩序;第四,授课前设置全体静音,课堂讨论时再解除静音,举手发言。




原文链接
积累分数:26分
评委打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的评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