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训,百年精神

昏黄的灯光下,一笺稿纸,一支钢笔。伴随着窗外震耳欲聋的雷声,一场对华南农业大学精神的探寻便这样在一个学子的心中悄然展开。

岁月荏苒,悠悠百年,华南农业大学自1909年创校以来,始终秉承着教学育人的办学原则,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独特又富有深蕴的华南农业大学精神,不断地激励影响着莘莘学子,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光荣的华农人。

提及华南农业大学精神,有人说,它是“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有人说,它是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而在我看来,华南农业大学精神早已被完整地凝练在校训之中,它起源于丁颖精神,浓缩于华农悠悠百年发展史中,最后浑然天成地体现在“修德、博学、求实、创新”八字校训中。从开学第一天起,它就以校训的形式,深刻地镌刻在每一个华农学子的心头,从此,永生铭记,矢志不渝。


◎修德———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每每提及“德”字,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启林南门口的那块大石头———朱红色的“德”字心上偏偏少了一横。曾经,因为这块石头的与众不同,还引发过一场“华农石头惊现错别字”的误会,学校后勤处老师还曾出面对此进行解释。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字那一横就是时有时无,这一点从众多书法名家的墨迹中就可以得到印证。比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而生活在与全聚德创立同期的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有的带一横,有的则不带一横。据考证,在古代书法书写中,“德”字少一横也有表示书写者距离“德”的境界还差“一”点的意思。因此,少一横的“德”也包含了书法书写者谦逊的态度,表示其愿与大家共勉,朝着完整的“德”努力。我校在石头上刻上少一横的“德”字,也是希望华农学子能学古人以谦逊的态度为人处世,做一个以德服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从此,我每次打启林南经过,看见那块“谦虚”的石头,便会想起古时那些题字的先生,想起他们对于德行认真的追求,想起学校对于我们寄予的深切期望,想起修德之重要性。


◎博学———博学笃志,神闲气静

“读书之所得,多在无字句之处。”这是王振中教授在“励志·修学”讲座上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见王教授,对他不曾深入了解,起初还以为他是文学专业的教授,才会开展“我们读书吧”这类具有文学教育意义的讲座,后来得知他是我们植物病理学系的教授,让我大为惊诧。一直以来,我都对文理分科怀有偏见,认为文理不再相融,读书从此只有专业而无平衡,但王教授的一席箴言让我如梦方醒。他说,文理科虽然在知识层面存在鸿沟,到了方法原理层面还有差异,但到了思维层次就有了很多相似和共同之处;学习文理科的同学应该相互学习各自学科的优点与思维,相互交融;文理科是互相需要的,就像搞科学研究的同学也需要把自己的情感、情怀融入学习、工作之中。王教授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一个人真的可以通过读书做到文理兼修、博学善识。

一次阅读不会改变一个人,但长期读书,人的心灵就会在书卷的熏陶中逐渐升华,人性就可以逐渐丰满。通过读书,我们充实着自己,准备着等待机会的到来。读书,让我们得以成长,得以成熟,得以逐渐臻至。

在安静的午后,独坐图书馆,读一本书,追随王振中教授,品味博学的深蕴。


◎求实———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2016年3月8日,庄雪影教授仙逝。4月10日,我在校报“清明时节雨纷纷”栏目中读到王通教授追忆恩师的一篇文章,言辞恳切,真挚感人,读来不禁使人黯然泪下。作为我校植物生态学专业的优秀导师,庄教授倾尽毕生精力进行科学研究。为了最真实地了解原始森林的生态学特征,她不畏艰险,前往森林深处寻找真相。她以自然为家,以接触自然为乐,以进入自然为此生所爱。庄教授追求真实,严谨负责,用认真、科学的态度树立了令人尊重的师德榜样,无憾无愧无悔地走完了自己光荣而圆满的一生。

在华农,还有许许多多和庄教授一样对科研认真、对学生负责的老师。他们工作务实,治学严谨,将生命奉献给了漫长的科研和教育工作,为中国农业教育事业默默耕耘,一生勤奋。正是这样的精神支撑,成就了他们的学术造诣,也成就了今日华农的特色和光彩。


◎创新———求同存异,独辟蹊径

前不久,我在学校官网上看到这样一则喜讯: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梦圆南粤,精彩人生———广东省创新创业故事”大赛中,我校“睿航无人船”团队力压全省9200份作品荣获一等奖。

睿航,初见这个名字,不经意间就想起一句诗: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单不说字里行间有契合的奥妙,这其中的精神气质也是颇有一番默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太白的诗中我最爱这一句,用在这里恰到好处。无人机科技的领域,大学生合伙的团队,阳光,洒脱,奋斗,拼搏,他们用青春热血,放飞创新与不懈的梦想;用冷静执着,点燃美好而绚烂的希望,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开辟出新天地!

热爱创新的华农人,用你们的才华装扮华农,使之更加熠熠生辉;热爱创新的华农人,用你们的灵感点缀华农,使之更加光彩闪烁。你们,因华农,得以闪耀;华农,因你们,更加骄傲!

窗外雷声渐渐小了,这一场无声的探寻也在慢慢接近尾声。文章虽然止住了,但我对于华南农业大学精神的思索却还在继续,华农人对于华南农业大学精神的追求还在继续,华农莘莘学子对华农美好未来的创造还在继续。相信敢于迎接挑战的我们在华南农业大学精神的指引下,必将扬起风帆,一往无前,开拓出自己和母校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