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16年年会暨首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在杭州举行
11月18日,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16年年会暨首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330多家高校的500多名校报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深入探讨高校传媒发展与媒体融合。会议由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主办,浙江大学协办。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佐主持会议。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韩景阳,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旭阳,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处长田敬诚,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汪立夏和广东省校报研究会理事长、星海音乐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振连出席了会议并分别致辞。他们在致辞中表示,作为高校中的主流媒体和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校报在传播高校教学科研重大成就、扩大高校影响力、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和学校的向心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全国校报工作者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传统媒体,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加快推进高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巩固壮大高校主流宣传阵地和主流舆论,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共同提升高校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党的新闻事业、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广东校报研究会李振连理事长在致辞时介绍了广东高校校报研究会的情况。他表示,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在新一届理事长单位清华大学的带领下,具有了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高校校报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中大有可为。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清华大学校报主编卢小兵就协会2016年度工作作了汇报。“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消息、通讯、言论、版面、图片类的评委还对参评的作品作了讲评。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年度的“好新闻评选中,广东省高校参评的各类作品位居前十名,版面类作品位居第一名。
“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是中国高校校校报协会策划并首次开设的高端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媒体融合——从大数据、新媒体看中国高校校报未来发展”为主题,汇聚学界专家、业界总编和一批对校报有着深厚感情和深入思考的资深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共同探讨新时期中国高校校园媒体融合与校报繁荣发展转型。论坛成为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
在首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高端访谈环节,来自全国10所高校的宣传部长、校报主编畅谈了各地区、各高校媒体融合的态势和校报发展的创新举措,围绕高校校报如何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坚守内容品质、创新传播方式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广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汕头大学报》主编、副编审曾建平作为代表参加了高端访谈。曾建平围绕主持人提出的高校校报在网络+时代语境下,校报应该“+”什么的话题作了精彩发言。他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在论坛上提到的甲骨文文字载体与报纸发展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谈到自己从事高校校报一线工作31年,历经了校报由铅印印刷的“甲骨文时代”到胶版印刷乃至今天的报网电子版时代。他认为,提升“版面颜值”是校报“自救”的一种好方法。
曾建平谈到,假如当今这么受宠的微信平台都还得注重编辑排版设计的美观的话,那么,受到冷落的校报就没有任何理由不顾版面的颜值了。近几年来广东高校校报的版面设计在全国高校校报中处于领先地位,比如广东省在2015年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版面类中获得了九项一等奖,排名第一位。汕头大学校报一直坚持“设计诱导阅读”的办报理念,认为美的版面是“保粉”的一种好方法。曾建平就“网络+”应该“+”什么和如何提升“版面颜值”详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在版面设计上,要“+大图片”,图片的直接性和视觉冲击力符合当今读图时代需求。“+杂志化”,在保证报纸的新闻信息前提下,要整合诸多视觉要素,加入杂志设计风格。“+模块化”,设计版面便于操作,简洁、明朗的版面也是一种时尚。要减少花里花哨的装饰线、花边、底纹和图形。“+形式化”,依据内容决定版面的形式美,让版面独具魅力,更能感染读者。“+网味”,也就是利用微博、微信的版面效果,与新媒体“接轨”,这种感觉可以“讨好”年轻读者。“+专题”,把校报周期长的短处转化为专题深度报道的长处。比如汕大校报将二版改版,把综合新闻版改为可读性强的专题报道。“+空白”,版面留空白是为了放松视觉、调节阅读节奏、均衡版面。阅读报纸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的需求。只要人的阅读行为和习惯还存在,那么报纸不会很快消亡,校报弱势并不等于校报消亡。论坛上,坦诚而深入的探讨,得到了与会者的共鸣。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是国家一级协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协会以团结中国高校新闻工作者,培养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管理人才为宗旨,为中国高校新闻事业的发展、高校校报的正规化建设和高校宣传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协会每年组织一次“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每两年组织一次“中国高校校报好论文”评选活动。每年召开年会,为全国高校校报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和业务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