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校二饭的一位面包师傅成了网络红人,他创作的节日主题面包在朋友圈刷屏。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这样做,是希望学生毕业后还能想起学校饭堂的味道。”这或许就是这位师傅的初心吧。
而我呢?经常会问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学老师,我可以给予学生什么?我想不仅要传播心理学知识,更要慰藉学生的心灵。
记得在我休产假的一天,收到一名大三女生的QQ信息,她说:“老师,我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我要结束这无边无际的痛苦,不再回头。您说,天堂是不是不会有痛苦?”看到这条信息,我心中一紧,这可是位特别善良上进的孩子,我立即启动危机干预程序,首先是聆听、表达共情。我对她说:“我会一直陪着你走过这段时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老师一直都在。只要你想说,老师一定聆听。”然后在稳定她情绪的同时,对她进行自杀风险评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继续对她进行认知治疗,努力改变她负性认知,降低自杀风险。由于月子期间不便出门,我就通过QQ、电话等方式跟她聊天交流,除了照顾宝宝,其他时间都在对这个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以至于我先生都笑称我又多了一个孩子。最后,这个孩子很勇敢,坚强地走出了自杀的阴影。今年感恩节,我收到了她的信息“老师,感恩生命中遇到了您,感谢您的不放弃,我一定好好活着。”那一刻,我开心、我感动、我落泪,那一刻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心理学老师,我的使命就是让我所有的学生都开开心心地活着、快快乐乐地成长。
上学期,我在法学实验区讲大学生人际交往,我让同学们分享在自己生命中有哪些重要的人,这些重要的人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位女生在谈及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时,情绪开始失控,我本想走过去给她一个拥抱,但我更想让她倾诉心声、释放情绪。后来这位女生告诉我这堂课是她大学上过的最有收获的课之一,帮助她清晰地认识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聆听学生、与他们交流心声,又岂止于课堂,当有的同学准备司法考试,学习压力很大的时候;当有的同学不知道与室友如何交往的时候;当有的同学遇到情感问题的时候,我总会认真倾听,耐心解答。
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心声,解答我所能解答的所有心理问题,我忙碌着也快乐着,我播种着也收获着。传播专业知识,慰藉学生心灵,这将是我不变的职业追求。不忘初心,始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