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空调,你所不知道的苦与乐

载满新电柜的货车

电缆敷设现场

工作人员讨论电房改造方案

装!

方案设计充分尊重学生意愿

●2014年9月,大学城校园学生宿舍第一期空调安装顺利完成,共安装空调4585台

●2015年,大学城校园第二期共安装空调2110台

●2016年,共安装空调2635台;其中大学城校区安装777台,龙洞校区安装825台,东风路校区安

2013年6月,校团委的调查显示超80%的学生愿意宿舍加装空调;同年8月,学生处和研究生院相继开展实名调查,69.91%的非毕业班本科生选择申请入住有空调宿舍,71.47%的研究生同意安装空调。学校再次感受到装空调是民心所向。但是,“空调怎么买?学生自筹还是学校统一?怎么装?不愿意装的同学怎么办?谁出钱?后期怎么管理维护?这么大的工程,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总务处处长孙建吴说:“并非如同学们所想的买了就装这么简单。”

2013年10月,陈卓武副校长、张学理副校级干部率领学校10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学生代表,相继走访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五所广州地区高校,进行综合调研。

经多次专家论证、综合权衡后,2014年初,学校拟订学生宿舍安装分体空调的原则:“学校筹资,统一安装,整体招标,分步实施,重在管理”;在“怎么装”的问题上,采用“成熟一部分,先装一部分”的办法。

孙建吴说:“有的同学不理解,认为学校工作进度慢,其实学校对每个问题的考虑都很慎重。分步安装空调增加了统计的难度,但学校‘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不搞‘一刀切’”。大学城校区因基础保障条件到位,2014~2015学年度起,所有新生宿舍统一安装分体空调;对于老生,宿舍意见统一的,先装;宿舍之间若能协调统一,也能先装。

2014年9月,大学城校园学生宿舍第一期空调安装顺利完成,共安装空调4585台。2015年第二期安装2110台。空调安装工程在大学城首战告捷。

难!

电力增容是最大的"拦路虎"

●东风路校区原有电容量6270kva,设计新增供电容量共4160kva

●龙洞校区原有电容量8965kva,需新增供电容量5410kva

●番禺校区原有电容量500kva,需新增供电容量1100kva

我校5个校区,除大学城校区基础条件较好,东风路、龙洞、番禺等校区都比较老旧。基础保障条件不足,要装空调,电从哪来?这个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其他都是空谈。

原基建处处长冯焕华说:“每个单位、每个地区的电容量是有限的,就如同家里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时就会跳闸,道理相通。”就拿东风路校区来说,原有的供电容量要维持日常教学、实验的正常运作已是捉襟见肘,根本无法再支撑上千台空调运作,只能向供电部门申请增容。可是,需新增的电容量几乎比原来翻番,在供电紧张的市中心,电力增容谈何容易?此外,由于校区分散,分属不同的供电部门管理,每个校区的电力增容工作还得分开进行。

“供电部门对于增容申请的审批十分严格。”冯焕华说:“为了顺利通过申请,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每个校区的基本用电情况全面摸底,每个教室、实验室的设备耗电量如何,都要一点点精确计算。”她介绍道:“我们反复进行方案与造价比较,不厌其烦地复核工程量,就是为了提供一个实事求是的改造方案。”因为扎实的前期工作,每个校区的申请都很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新增电容量。

电力增容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配合增容,校内必须进行配套改造,配电房改扩建就达10多个,还包括设备维修、电缆改线敷设、路树迁移等。因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停水停电才能施工,但又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教学、生活的影响,这就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合理布局,分步推进。

冯焕华说:“正常情况下要完成几个校区的供电增容改造工作,少说也得花个十年八年。”可为了让各校区的同学们尽快过上“清凉日子”,基建处除完成其他项目建设工作外,还需同时开展几个校区的供电增容改造项目,工作量之多、强度之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人手不够,我们只好把退休的同志请回来帮忙。”冯焕华介绍道。陈小鹿,2012年12月退休,由于项目需要,退休后,他没过上一天清闲日子就又回到了岗位上,全情投入工作中。为了使方案更加客观可行,烈日炎炎下,60岁的他坚持趴在地上查看电井情况,不顾四十多度的高温不停爬上爬下,一干就是几十分钟,连水都喝不上一口。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连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现场人员都不得不佩服。2014年夏天,陈工的太太摔伤,全身打了石膏生活不能自理,他却仍旧坚守岗位,从不抱怨。有人问他苦不苦?陈小鹿说:“确实苦啊,但一想到广工大这样一所经历诸多磨难的学校也有能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的一天,这是我们这些为学校奋斗几十年的同志感到自豪和欣慰的事,想到几万学子能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生活,苦也不苦了。”

冯焕华说:“为了这个项目,处里组成了攻坚小组,所有的同志都是没日没夜的干。”张洋为配合陈工开展改造方案论证和电力设计,放假期间把小孩带在身边,自己发烧、咳嗽,病情反复仍坚持工作。张金华在施工现场、各校区、供电部门、设计单位之间连轴转,一天跑100~200公里是家常便饭,风里来雨里去,不知流了多少汗,掉了几层皮,磨破了几双鞋。

2013年启动电力增容、改造工作,2015年8月完成东风路校区、番禺校区的电力增容,到2016年8月,随着龙洞校区增容改造的完工,他们完成了一项当初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在三年内完成的任务,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

爽!

空调时代全面来临

●至今,空调安装正式覆盖三校区,共安装空调9330台。

●总投资4000多万元,其中,空调购买与安装投资约1980万元,电力增容改造工程总投资约2463万元

有了电,空调安装指日可待。

空调厂家一般提前半年完成空调的生产,后勤集团要赶在他们完成生产前确定空调需求量,下订,完成订货。但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如学生意愿的改变、宿舍的调整等,要确定需求量并非易事。学生处等部门为此组织了多次调查,哪几层、哪间宿舍,哪些同学安装,都需标注得一清二楚。

空调安装工作事无巨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如此大批量的安装,什么时间、如何进行更科学?后勤集团的老师们一边要充分与供应商、安装公司沟通,一边要与同学们协调,保证空调安装时宿舍有同学在现场。通知一旦发放,安装工作就需在预计时间内完成,把对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后勤集团的陈晓华副总经理告诉我们,为不影响暑假留校学生的休息,空调的安装安排在暑假期间,老生宿舍的安装时间为白天,新生宿舍则日夜不停开工。早上四五点,人们还在睡梦之中,宿舍服务中心的老师们已在迎接空调的到来,从卸货、入库,到根据宿舍分布清单完成空调安装,再到垃圾清理、安全检查等,他们冒着酷暑,将繁杂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至今,三校区有条件且有意愿的宿舍均已安装空调,共9330台,覆盖大部分学生宿舍。同学们说,自从装了空调,就像快要干涸的小河里的鱼儿得到了清凉的河水,舒适的环境使睡眠质量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他们笑称:“要鼓励师弟师妹报读广工大,因为我们不仅师资雄厚水平高,我们还有空调!”

“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学校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约4000万元,这是学校在改善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再一次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宗旨,学生的利益就是最大的利益。”副校长陈卓武说。

“床板烧”时代终结了。可是,如何管理?如何维护?除了空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又还能如何改善?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为后勤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原文链接